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為促進青年人才的成長和發(fā)展,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野生資源植物研發(fā)重點實驗室)第十一屆EPB學壇——青年論壇于1月9日舉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吳建強,資源室主任張石寶,副主任吳勁松和李巧宏及研究室?guī)熒?/span>12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此次青年論壇劃分為博士后及工作人員組、博士研究生組、碩士研究生組三個組別,分別由李雄、張書涵、周貝蓓擔任各組的主持人。同時邀請了研究室王躍虎、黃偉、申國境、隋曉琳、劉健、王月、王文韜七位青年科學家擔任本次論壇的評委。 論壇伊始,副所長吳建強研究員為本次論壇致辭。他指出,EPB學壇——青年論壇作為資源室的傳統(tǒng)學術交流平臺,多年來一直致力于為科研人員提供展示自我、交流學習的寶貴機會,希望同學們積極主動參與其中,通過這個平臺鍛煉自身能力,不斷提升科研素養(yǎng)。 19位報告人(其中博士后及工作人員4人,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8人)依次登上講臺,生動地介紹自己的最新研究進展。這些報告內容涉及了植物分子生物學、植物生理、植物化學、民族植物學、土壤生態(tài)學以及多組學等多個學科,涵蓋了從植物與微生物相互作用機制到植物抗蟲抗病機理等多個前沿方向,充分展現(xiàn)了研究室青年科研人員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精神。七位評委和臺下的其他老師就報告內容與報告人展開了深刻的交流探討,為這些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和新的創(chuàng)新點挖掘提出寶貴的建議。同時,評委們從選題價值與重要性、研究新穎性、方法合理性、報告邏輯性和PPT美觀度對每個報告打分。 經過一整天的激烈角逐,最終評選出各獎項得主。雷云霆的報告“完全菌異養(yǎng)植物天麻與其寄主真菌蜜環(huán)菌間蛋白質跨界交流的研究”榮獲博后與工作人員組一等獎,楊建翔的報告“栽培番茄中的茉莉酸和水楊酸轉錄調控CuRe1基因表達抵御南方菟絲子(Cuscuta australis)的寄生”獲得博士組一等獎,劉星星的報告“ERF87轉錄因子調控玉米誘導抗蟲的機理研究”獲得碩士組一等獎。張某獲得博后及工作人員組二等獎,鄭天胤、佟阿慧獲得博士組二等獎,藺蕾、張浩東獲得碩士組二等獎;李俊甫、胡娜、肖芳潔、李青、吳國茂、馬世俊、唐海生、李燕雙分別獲得博后及工作人員組、博士組和碩士組的三等獎,其余報告人也憑借出色的表現(xiàn)獲得優(yōu)秀獎。 在論壇的尾聲,副主任吳勁松進行了總結發(fā)言。他對所有參與論壇的人員表達了誠摯的感謝,感謝報告人的精彩分享、評委們的辛勤付出以及工作人員的精心籌備。同時,吳勁松對資源室的未來發(fā)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強調,此次青年論壇的重要意義在于為青年科研人員和同學們搭建起交流互動的優(yōu)質平臺,助力青年人鍛煉獨立研究、成果展示及組織學術會議等多方面能力。吳勁松還鼓勵同學們在扎實完成日常實驗工作的同時,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善于發(fā)現(xiàn)具有突破性的問題,更要有挑戰(zhàn)學術權威的勇氣?,在學術之路上不斷探索前行。 此次EPB學壇——青年論壇的成功舉辦,無疑為資源植物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野生資源植物研發(fā)重點實驗室)的發(fā)展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青年科研人員搭建更廣闊的發(fā)展平臺。在未來,該論壇將持續(xù)發(fā)揮優(yōu)勢,為實驗室的學術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持續(xù)助力青年科技人才茁壯成長,在科研創(chuàng)新的征程中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